Home > 業界動態 >

2016年中國不良資產行業的八件大事

  2016年是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的裏程碑式壹年。不良資產規模的壯大,帶動了不良資產處置行業高速發展,資本聞風湧入,融資事件和融資金額迅速上升,另壹方面,監管機構動作頻頻,市場競爭格局訊息萬變。

一、銀監會規範明令禁止“通道”業務AMC業務回歸本源
  
  2016年3月,銀監會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收購業務通知》(下稱“56”號文),要求“資產公司收購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要嚴格遵守真實性、潔凈性和整體性原則,…,不得設置任何顯性或隱性的回購條款,不得違規進行利益輸送,不得為銀行業金融機構規避資產質量監管提供通道。”
  56號文發布基本斷絕了AMC傳統的不良資產收購+返委托銀行保底清收的結構化業務可能。盡管後續陸續出現了所謂不良資產基金模式,不良資產池模式,但是由於需要的基礎條件較多,難以大面積復制,AMC業務開始回歸本源。

二、不良資產證券化時隔8年再次重回市場舞臺

  2016年3月,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交行、招行6家銀行被確定為參與首批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試點機構。
  2016年5月, 中國銀行發起了首只不良資產支持證券---中譽2016年第壹期不良資產支持證券。這意味著,自2008年以來壹度暫停的商業銀行不良信貸資產證券化正式重啟。截至2016年末,6家銀行已陸續試水,發行的不良資產支持證券產品規模總計近百億元。
  中債登發布在《2016年資產證券化發展報告》中建議,繼續有序擴大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範圍,增加試點機構,逐步放寬對銀行屬性和規模方面的限制,鼓勵和引導其他銀行參與不良資產證券化業務嘗試。
據稱國家開發銀行和民生銀行的不良資產證券化試點資格申請正在審理階段,這也意味著相關部門已經開始醞釀試點擴容。

三、債轉股時隔17年再次卷土重來
  
  2016年10月10日 ,以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及附件《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下稱“兩個文件”)正式公布為標誌,債轉股時隔17年再次卷土重來。
  本輪債轉股“市場化、法治化”成突出特征,提出了三鼓勵四禁止,並強調不允許銀行直接債轉股,應通過向實施機構轉讓債權、由實施機構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
  從債轉落地項目來看,實施主體基本上均為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存在感不強,落地項目基本以“高、大、上、強”為主,民營企業債轉股項目無人問津。股債轉股作為國家層面去杠桿的重要抓手,預計將在2017年發揮重要的作用,而AMC不良資產來源將再次分流。

四、地方AMC迎來“二胎”準生證,不良資產不得對外轉讓終松綁

  2016年10月21日,銀監會向省級政府下發了《關於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調整了省級AMC(資產管理公司)相關政策,對地方AMC管制進行兩大松綁。壹是允許各省增設壹家AMC,此前省級政府只被允許設立壹家地方AMC,此次政策調整放寬了限制,允許有意願的省級政府增設壹家AMC。意味著將有更多機構參與到不良資產處置市場。二是允許AMC收購的不良資產對外轉讓。函件明確,銀監會允許地方AMC以債務重組、對外轉讓等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對外轉讓的受讓主體不受地域限制。地方AMC“二胎”準生證放開時間與國務院債轉股文件相近,市場人士分析此舉壹方面是為了進壹步提升地方AMC的風險化解能力,另壹方面考慮到國務院兩個文件特別指出鼓勵實施債轉股增資擴股,此舉也是為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提供了壹個有效渠道。

五、溫州銀行業不良率4年來首次降至3%以內

  截至2016年11月末,溫州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降至2.99%,較年初下降0.82個百分點,這是2012年8月以來首次降至3%以內的歷史低點。從“風險先發”到“風險突圍”再到“企穩鞏固”,率先實現信用風險防控“質”的提升。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溫州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壹方面和銀行加快不良資產處置有關,另壹方面也可能意味著銀行不良資產快速暴露接近尾聲。

六、2016年地方AMC增資潮洶湧澎湃

  地方AMC的增資始於2015年,當年共有2例增資。廣東粵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註冊資本由12億元提升至30億元,繼續由廣東粵財投資控股全資持股。上海國資經營公司在當年10月份將註冊資本由50億元增至55億元。
  2016年地方AMC增資洶湧澎湃,百億公司陸續亮相。2016年上半年,安徽和福建兩省的省級AMC選擇增資,註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15億元,增資幅度不大。下半年開始提速:10月11日,廣西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翻番至100億元,廣西金融投資集團、華能貴誠信托、國壽財富管理公司分別持股60%、20%、20%,其中後兩者均於2015年入股;10月31日,山東首家“壞賬銀行”——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增資擴股公告,宣布擬將總股本增至100億股以上;11月11日,寧夏順億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註冊資本由12億元大幅升至102億元,成為註冊資本規模最大的持牌地方AMC,中信信托通過此次增資間接持股。
地方AMC增資將會增強其不良資產吸納能力,有利於在經濟結構調整期防範及化解金融風險,同時也要註意到,不良資產為典型的逆周期行業,壹旦經濟回到景氣周期,銀行不良資產供給會出現斷崖式下降,地方AMC的可持續發展將會面臨壹定的挑戰。

七、華融資產回歸A股獲受理,AMC的A股之路起行

  2016年12月23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證監會已受理其A股發行的申請材料。目前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有中國華融和中國信達兩家上市,上市地點均在香港。此前,上市公司浙江東方曾發布公告稱擬購買其控股股東國貿集團旗下幾家金融企業股權,其中就包括了地方AMC浙商資產,但是隨後的重組方案中浙商資產被剔除購買範圍,市場人士紛紛猜測證監會可能對AMC上市持否定意見。本此華融資產被受理,意味著AMC的A股之路再無障礙,考慮到A股的估值優勢,預計後續長城資產和東方資產均可能會考慮在A股上市。

八、互聯網+不良資產蓬勃發展,但仍處於探索階段

  長期以來,不良資產處置蛋糕都被持有牌照的金融機構牢牢占據。這些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有四大AMC,以及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業務模式壹般是低價買入不良資產包,再通過公開拍賣、協議轉讓、打包處置等方式流轉到二三級市場。傳統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模式,最大弊端在於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結果,令不良資產處置行業變得如同賭博,拿到手中的牌好壞全憑運氣。此外,地域壁壘限制,也讓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發展阻礙重重。針對不良資產行業的痛點,目前,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快速發展。在資產管理公司通過互聯網平臺來進行債權出售的同時,壹些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嘗試直接從銀行或是資產管理公司獲取不良資產,通過信托、資管或是交易所這樣的通道,在進行結構化的設計包括加載壹些保險或是擔保手段之後,打包成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上可直接面對投資人的產品進行銷售。比如,包之網、資產360、銀資網、分金社等幾家典型涉足不良資產處置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從輕度介入的純信息、數據中介,提供咨詢、數據整合服務;到接入不良資產處置的雙方並提供撮合服務,提供催收、處置服務;再到接入互聯網理財端,對接普通投資者。
  2016年是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大放異彩之年,但遺憾的是,這些模式還處於摸索階段,真正搶到蛋糕的少之又少。壹方面,是這些模式可行性存疑,風險較大;另壹方面,不良資產處置行業門檻過高,普通創業者參與難度大。壹旦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模式走通,在政策傾斜、資本助力下 未來發展空間廣闊。